2025年HIR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竞赛(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Academic Writing Competition,简称HAWC)是由《哈佛国际评论》主办,面向全球9-12年级学生的顶级学术写作赛事。该竞赛旨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参赛者需围绕国际事务议题撰写800-1200字的英文文章,优秀作品将有机会发表在《哈佛国际评论》期刊上,并参与线上答辩环节。以下是赛事的详细安排与策略解析。
一、HIR竞赛赛事介绍
HAWC竞赛以国际事务为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最终通过写作展示其学术能力和全球视野。参赛者不仅要撰写文章,还需参与线上答辩,展示其对所选议题的理解与阐述能力。
二、2025年HIR竞赛赛程安排
2025年HIR竞赛分为三个赛季,参赛者可选择任一周期提交作品:
春季赛
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5月31日(美东时间)
决赛答辩日:2025年6月29日
夏季赛
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8月31日
决赛答辩日:2025年10月5日
秋季/冬季赛
提交截止日期:2026年1月2日
决赛答辩日:2026年2月5日
注意事项
参赛者需在截止日期前完成注册与缴费,注册采用滚动制,名额有限。
晋级决赛的选手需参加线上答辩,进行15分钟的演讲与评委问答,最终成绩由文章评分与答辩表现综合决定。
三、2025年HIR竞赛主题与选题策略
本届竞赛首次设置三个主题,要求从全球视角切入,避免聚焦单一国家(如美国):
1. Global Commons and Stewardship of Shared Resources(全球公域与共享资源管理)
核心方向:探讨海洋、大气、太空等全球公共资源的治理挑战,例如北极开发争议或国际空间站合作机制。
评分重点: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国际合作框架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2. Emerging Powers in a Changing Global Order(全球秩序变革中的新兴力量)
核心方向:研究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例如金砖国家合作或区域贸易协定(如RCEP)。
评分重点:对比历史与现状,论证新兴力量如何重塑传统国际秩序。
3. Resilient Cities and Urban Futures(韧性城市与未来都市)
核心方向:探索城市应对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等挑战的策略,例如智能城市技术或绿色基建规划。
评分重点:整合科技应用与政策设计,提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选题建议
结合跨学科知识(如经济学、环境科学)提升论证深度,避免重复常见议题。
优先选择数据支持充分、案例新颖的方向,例如分析人工智能在城市韧性建设中的作用。
四、HIR竞赛参赛要求与作品规范
资格与形式
参赛对象:全球9-12年级学生,允许1-2人组队投稿,非美国公民需通过官方渠道报名。
语言要求:英文写作,遵循美联社(AP Style)格式,禁用AI工具生成内容。
内容规范
结构要求:文章需包含清晰论点、逻辑框架与实证支持,避免社论式(Op-Ed)表达。
引用规则:所有事实性主张需标注来源,推荐使用超链接或AP格式的文献引用。
技术限制
所有文章需通过AI检测系统,若多平台检测显示高概率为AI生成,则直接取消资格。
五、HIR竞赛评分标准与奖项设置
评分细则(满分55分)
内容与选题(30分):包括选题相关性、论点逻辑性、论据深度等。
风格与规范(25分):涵盖学术语言规范性、语法准确性、引用完整性等。
奖项等级
金奖:全球前3%,获证书、官网署名及2年期刊订阅。
银奖:全球前10%,获证书及1年期刊订阅。
铜奖:全球前20%,获证书及官网展示。
参与奖:所有符合基本要求的参赛者均可获得电子证书。
六、HIR竞赛备赛策略与答辩技巧
写作阶段
研究准备:针对选题进行跨数据库检索(如JSTOR、UN Reports),确保数据时效性与权威性。
结构优化:采用“问题-模型-案例-结论”框架,例如分析韧性城市时引入“海绵城市”案例。
答辩准备
幻灯片设计:使用可视化工具展示核心数据,避免文字堆砌。
模拟演练:针对评委可能提问的学术争议点预演反驳逻辑。
时间管理
建议将1200字拆分为:引言(200字)、3个论点段落(每段300字)、结论(200字),留出10%字数冗余用于润色。
七、2025年HIR竞赛新变化
主题创新:从单一主题扩展至三个方向,降低选题同质化风险。
全球视角强化:明确要求文章需超越地域局限,例如分析新兴大国时需涉及多边互动而非单一国家叙事。
技术审查升级:AI检测从单一平台扩展至多系统交叉验证,防止技术作弊。
HIR竞赛以主题多元化、评审严谨性与学术含金量,成为全球中学生展示国际视野的核心舞台。参赛者需紧扣全球议题,结合实证研究与创新思维,方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HIR竞赛PDF版获奖作品集+亮点解析已整理好,扫码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