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介绍
成都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是西南地区首个开设AP顶石课程的学校,2024年HIR竞赛中G11团队斩获全国银奖,语言学课程获College Board官方认证
学校亮点
- 跨学科整合:与四川大学语言研究所共建《藏缅语系保护》课题,建立濒危语言数据库
- 硬件支持:配备Praat语音分析实验室及多模态语料库系统
- 数据追踪:每周生成语言逻辑链热力图,精准定位跨文化分析薄弱点
课程体系
AP英语文学课程深度覆盖语义学与语用学模块,与HIR竞赛考点匹配度达85%
校区地址
高新校区位于高新区天府大道中段,HIR备赛可直达翰林教育新校区(地铁1号线直达,30分钟通勤圈)
赛事介绍
HIR(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竞赛)2025年新增弹性城市主题,要求解构8种非母语语言系统,全球参赛量超1.2万人
赛事含金量
- 人文爬藤利器:金奖得主常获芝加哥大学语言学系夏校邀请
- 成外战绩:2024年2支队伍晋级全球赛,创西南最佳
一、HIR赛事介绍
HIR竞赛的历史背景与宗旨在于激发青年对国际事务的关注与思考。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等领域的快速变化,2025年的赛题设计旨在反映这些动态。新赛题的设置不仅要求参赛者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还强调对实际问题的深刻理解与解决能力。
二、2025年HIR竞赛主题深度解析
主题A:全球公域与共享资源的管理
核心概念:聚焦水资源、太空资源、气候等全球公共资源的管理与治理。参赛者需要结合国际案例(如北极航道开发、外太空资源开采争议)展开分析。
挑战与治理:探讨过度开发、污染、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并提出国际合作框架(如《巴黎协定》)的优化路径。
创新方向:可以结合区块链技术设计资源分配算法,或通过博弈论分析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
主题B:变化中的全球秩序与新兴力量
核心概念: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崛起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多极化国际格局的影响,需对比历史案例(如20世纪日本经济崛起)与当前挑战(如供应链重组)。
研究维度:
政治与经济:研究金砖国家扩容对IMF投票权的影响。
文化与社会: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软实力输出。
主题C:韧性城市与未来都市
核心概念:聚焦气候变化、人口迁移等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融合技术创新(如智能交通系统)与社会包容性(如贫民窟改造)的解决方案。
案例参考:新加坡“智慧国”计划、哥本哈根零碳城市目标、孟买贫民窟社区化治理。
三、HIR参赛策略与评分要点
选题建议:
学科优势匹配:文科生可选主题A的人文维度(如文化遗产保护),理科生可切入主题C的技术解决方案(如气候模型预测)。
数据可获取性:优先选择供应链重组(主题B)、韧性城市(主题C)等案例丰富的领域。
研究方法:
框架构建:采用“问题-案例-对策”结构,例如以东南亚红树林保护为例,分析全球公域治理的挑战与创新模式。
跨学科整合:将经济学模型(如博弈论)应用于国际关系分析,或通过社会学理论解读城市移民问题。
写作规范:
AI禁令:禁止使用ChatGPT等工具,高AI检测分数将取消资格。
风格要求:遵循AP Style格式,引用权威数据(如联合国报告)并标注超链接,避免复杂句式堆砌。
答辩准备:
模拟训练:提前准备15分钟演讲,重点突出研究创新性(如提出“数字公域”新概念)与全球视野(如对比中印城市治理模式)。
四、HIR趋势总结与能力要求
2025年HIR赛题变化反映两大趋势:
视角转向:从“美国中心”转向“全球治理”,强调对非西方国家及新兴议题的关注(如主题C要求分析东南亚城市案例)。
能力升级:要求参赛者兼具数据分析(如碳排放建模)、跨文化比较(如中印韧性城市建设差异)与政策设计能力。
HIR竞赛不仅是写作能力的试金石,更是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的实践平台,将竞赛成果转化为名校申请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深入理解赛题和精心准备,参赛者将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出他们的学术潜力与全球视野。
HIR竞赛PDF版获奖作品集+亮点解析已整理好,扫码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