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竞赛(HIR)由哈佛大学旗下权威期刊《哈佛国际评论》主办,该期刊创刊于1979年,以发表国家元首、诺贝尔奖得主及国际政策制定者的深度分析著称。竞赛面向全球9-12年级高中生,要求提交800-1200字的国际事务主题英文论文。
一、竞赛背景与学术价值
学术能力认证:金奖(全球前3%)和银奖(前10%)获得者被MIT、普林斯顿等顶尖院校列为重要补充材料,获奖者姓名与作品永久展示于官网
跨学科思维训练:覆盖13个国际事务领域,包括网络安全、环境能源、公共卫生等,强调多维度分析而非单一学科视角
学术生涯启蒙:优秀选手可获哈佛暑期学术工作坊参与资格,接触国际关系前沿课题
二、参赛资格与赛季规划
适合群体
全球9-12年级高中生,接受个人或2人组队(组队需明确分工)。对文科或理科生无限制,但需满足以下能力基线:
英语写作:具备撰写学术短文的基础语法与逻辑框架能力
国际视野:关注跨国议题如气候变化、数字经济、地缘政治等
研究能力:可自主检索联合国报告、权威期刊等学术资源
2025赛季关键节点
赛季 | 报名截止 | 作品提交截止 | 线上答辩日 | 成绩公布 |
---|---|---|---|---|
春季赛 | 2025年4月25日 | 2025年5月31日 | 2025年6月9日 | 2025年6月下旬 |
夏季赛 | 2025年7月 | 2025年8月31日 | 2025年10月5日 | 2025年10月中旬 |
秋冬季赛 | 2025年11月底 | 2026年1月初 | 2026年2月初 | 2026年2月中旬 |
注:所有截止时间以美东时间11:59 PM为准,超时提交将扣除总成绩2分
三、选题策略与内容规范
2025三大主题解析
全球公域治理(如北极航道开发、外太空资源分配)
切入点:分析“公地悲剧”理论在深海矿产开发中的现实矛盾
数据要求:引用近3年联合国环境署或国际海事组织报告
新兴力量与国际秩序(如印度数字经济对WTO规则冲击)
案例选择:对比金砖国家与传统经济体在数字货币监管中的博弈
风险提示:避免意识形态倾向,保持政治中立
韧性城市发展(如新加坡智慧城市与孟买贫民窟改造对比)
创新维度:融入环境科学(碳足迹模拟)与经济模型(贫富差距系数)
写作禁忌与合规要求
AI工具禁令:ChatGPT等生成内容将被Turnitin等多工具检测,高AI分数直接取消资格
文献引用规范:事实性陈述需标注权威来源(APA/MLA格式),至少5个学术参考文献
视角陷阱:严禁聚焦单一国家(如美国),必须采用跨国比较分析框架
四、写作规范与评分解析
评分体系(总分55分)
评分维度 | 权重 | 核心考察点 |
---|---|---|
内容与选题 | 30分 | 选题关联性(5分)、论据权威性(世界银行/IMF数据加分)、论证递进逻辑(5分) |
风格与规范 | 25分 | AP格式准确性(5分)、文化敏感性(5分)、学术语言复杂度(10分) |
高分论文特征
结构范式:引言(问题提出)→3段主体(分论点+跨学科证据)→结论(政策建议)
数据创新:使用2024年后新数据(如2025世界不平等报告)
批判性思维:指出现有国际协议漏洞(如《巴黎协定》执行力缺失)并提出替代方案
五、晋级答辩与奖项设置
答辩环节制胜要点
展示设计:10分钟PPT需包含至少1张原创图表(如地缘政治风险矩阵)
预判质疑:准备评委可能追问点(如“如何验证案例普适性?”)
应答策略:采用“理论-数据-应用”三层逻辑链回应质询
奖项等级与权益
金奖(Top 3%):作品获期刊发表资格+2年期刊订阅
银奖(Top 10%):官网姓名公示+1年期刊订阅
铜奖(Top 20%):电子证书+官网公示
专项奖:最佳研究设计奖(方法论创新)、最佳写作风格奖(语言突破)
六、科学备赛路线图
阶段一:基础构建(1-2个月)
精读3篇金奖范文,解构其论证框架与数据引用模式
完成AP格式特训(重点:数字书写规范、学术缩略语)
阶段二:实战提升(3-4周)
限时写作训练:每天完成1个分论点论证(400字,45分钟)
模拟答辩:针对往届辩题录制15分钟视频并自我修正
阶段三:冲刺优化(1-2周)
AI检测预审:使用Grammarly等工具预检原创性
跨校互评:交换文稿进行“盲审打分”,识别逻辑漏洞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新增“韧性城市”主题呼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1(SDG11),标志竞赛更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参赛者需跳出竞赛思维,将论文视为参与全球治理的起点,方能在高手对决中展现不可替代的价值。
HIR竞赛PDF版获奖作品集+备赛书单已整理好,
备赛的同学可扫码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