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尖的社科学术赛事!2025年哈佛国际评论(HIR)写作竞赛赛题深度解析

哈佛国际评论(HIR)学术写作竞赛作为全球顶尖的社科学术赛事,每年吸引数万名9-12年级学生参与。2025年赛事在赛题设置、评审规则及参赛形式上均有重要调整。本文将结合最新信息进行详细分析。

一、赛题变化:从“双选题”到“三选一”,主题覆盖更广

2025年HIR首次将参赛主题从2024年的两题扩展至三题,分别为:

主题A:全球公域与共享资源的治理

聚焦水资源、太空资源等全球公共资源的分配与管理,需结合国际案例(如北极航道开发、外太空资源开采争议)展开分析。

主题B:变化中的全球秩序与新兴力量

聚焦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需对比历史案例(如20世纪后半叶日本经济崛起)与当前挑战(如供应链重组、技术标准竞争)。

主题C:韧性城市与未来都市

聚焦气候变化、人口迁移等背景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结合具体城市案例(如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孟买贫民窟改造)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分析:赛题从“美国视角”转向“全球视角”,强调对非西方国家及未被充分关注的议题的探讨。例如,主题C要求分析“韧性城市”,而非仅聚焦纽约或伦敦的案例,这要求参赛者具备跨区域比较研究能力。

二、HIR赛事流程与时间节点(2025年参考)

春季赛:2025年5月31日截止提交,6月29日线上答辩。

夏季赛:2025年8月31日截止提交,10月5日答辩。

秋季/冬季赛:2026年1月2日截止提交,2月5日答辩。

关键提示:参赛者需在截止前完成注册并缴费,春季赛报名已开放(中国赛区截止4月25日)。

三、HIR评分标准

总分55分,分为以下两类:

内容与选题(30分)

主题关联性(5分):需紧扣赛题,避免泛泛而谈。

结构与逻辑(5分):需包含引言、主体(3-4段)与结论,论证需层层递进。

证据与分析(15分):需引用权威数据(如联合国报告、权威期刊论文)及案例,分析需体现批判性思维。

风格与规范(25分)

学术格式:遵循AP Style,正确标注引用(如APA或MLA格式)。

语言质量:禁止使用ChatGPT等AI工具,高AI检测分数将取消资格。

可读性:避免复杂句式堆砌,保持正式但清晰的学术表达。

奖项设置

金奖(全球前3%):官网公布姓名及作品,获2年期刊订阅权。

银奖/铜奖:分别对应全球前10%和20%,仅公布姓名。

四、参赛策略与注意事项

选题建议

结合个人学科优势(如文科生可选主题A的人文维度,理科生可切入主题C的技术解决方案)。

优先选择数据可获取性高的主题(如主题B的供应链重组案例丰富)。

研究方法

使用“问题-案例-对策”框架,例如:以东南亚红树林保护为例,分析全球公域治理的挑战与创新模式。

答辩准备

需提前模拟15分钟答辩,重点突出研究创新性与全球视野。

跨学科整合:将经济学模型(如博弈论)应用于国际关系分析。

文化敏感性:在讨论新兴大国崛起时,兼顾历史叙事与当代现实。

2025年HIR赛题的扩展与规则调整,既体现了对全球治理复杂性的回应,也对参赛者的研究深度与学术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参赛者尽早启动选题研究,结合数据与案例构建平衡视角,并注重答辩能力的系统训练。


HIR竞赛PDF版获奖作品集+亮点解析已整理好,扫码即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