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名信息
2025年HIR哈佛国际评论学术写作竞赛面向全球9-12年级高中生开放,无国籍和学校所在地限制。参赛者需通过《哈佛国际评论》官方平台进行注册。竞赛接受个人或两人团队形式投稿。
2025赛季关键时间节点
赛季 | 报名截止日期 | 文章提交截止日期 | 晋级答辩日期 |
---|---|---|---|
春季赛 | 2025年4月25日 | 2025年5月31日 | 2025年6月9日 |
夏季赛 | 2025年7月31日 | 2025年8月31日 | 2025年10月5日 |
秋冬季赛 | 2025年11月30日 | 2026年1月2日 | 2026年2月5日 |
所有时间均以美国东部时间为准,截止时间为当日晚上11:59。参赛者需在提交截止前完成注册并缴纳参赛费用(具体金额请参考当年官方指南)。
官方报名渠道为HIR竞赛官网,参赛者需在此完成注册、付款和文章提交。团队参赛时,只需一人注册并提供合作者信息即可。
二、参赛要求
文章必须围绕组委会公布的年度主题展开,2025年提供了三个主题选择:
全球公域与共享资源的治理、变化中的全球秩序与新兴力量、韧性城市与未来都市。
选题应属于国际事务相关领域,如农业、商业、网络安全、国防、教育、就业、移民、能源、环境、经济、公共卫生等。
文章应为800-1200字的短篇学术论文(不包括图表、数据表或作者声明),使用标准学术英语写作,遵循议论文文体,提出清晰、具体、有争议性的论点,并运用充分、可靠的证据进行深入论证。
竞赛严格禁止使用ChatGPT等AI工具生成内容,评委将通过多个AI检查器检测文章,AI生成概率超过15%的作品将被取消资格。
所有提交作品必须为原创,任何学术不端行为都将导致参赛资格被取消。
三、比赛环节
HIR竞赛评审分为初评和决赛答辩两个环节。初评阶段由《哈佛国际评论》编辑、哈佛大学学者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评审团对所有提交文章进行盲审评分。
评分采用55分制评分模型,分为内容与选题(30分)和风格与规范(25分)两大维度。内容与选题部分考察选题创新性、文章引入、结构与过渡、论据使用、论据分析和论证的整体连贯性。风格与规范部分评估文章语气与基调、拼写标点与语法、是否遵守《哈佛国际评论写作风格指引》、文献引用的规范性以及是否易于阅读。
综合评分前10%的选手将晋级线上答辩环节。在HIR答辩日,选手需向哈佛国际评论评委进行15分钟的演讲和口头答辩。最终成绩由文章(占70%)与答辩(占30%)加权决定。
四、高分要点
选题创新性与深度:成功的选题需要兼顾学术深度与创新价值,应选择具有全球意义的议题,避免单一国家中心主义。优秀选题通常从细分领域切入,挖掘"被主流忽视的全球议题",如北极原住民在资源开发中的文化生存权、非洲数字货币普惠金融实践等。
论证严谨性与结构:采用"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框架,确保逻辑严密。每个分论点应配备至少两个学术论据支撑,建议使用Toulmin模型进行论证结构检验。文章应展现对议题复杂性的理解,进行多角度分析,有效回应可能的反对意见,体现批判性思维。
研究深度与文献使用:论证必须建立在事实和可靠信息基础上,鼓励引用权威来源(学术期刊、政府/国际组织报告、权威媒体等)。所有事实性主张需附可靠来源,优先使用超链接标注数字资源,非数字来源需按AP风格手册规范引用。
语言表达与格式规范:使用标准学术英语写作,结构清晰(引言、论证主体、结论),遵循指定格式要求。文章应避免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保证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必须完整规范,遵循学术写作标准。
文化敏感性与全球视角:处理文化敏感性议题时需平衡多元视角,如分析移民政策时需兼顾经济效用与人权保障。文章应从全球视角探讨主题,而不是只关注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
五、奖项设置
HIR竞赛奖项分为多个层级:金奖授予全球前3%的学生,银奖授予前10%,铜奖授予前20%。此外还设有高度表彰奖、优秀写作内容/风格奖和表彰奖。所有成功提交文章的参赛者都将获得结业证书。
决赛入围者将根据在答辩日的表现最终确定金银铜奖。获奖者将获得HIR证书,其姓名将在官网列出。金银奖获得者还可获得《哈佛国际评论》期刊免费订阅权限(金奖2年,银奖1年),优秀作品有机会在《哈佛国际评论》或其线上平台发表。
HIR哈佛国际评论写作竞赛是高中生挑战学术巅峰、展现全球视野与人文素养的国际舞台。其严格的评审标准、聚焦全球议题的深度要求以及哈佛品牌的背书,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含金量的文科竞赛之一。
HIR竞赛PDF版获奖作品集+备赛书单已整理好,
备赛的同学可扫码免费下载⇓